年度电影盘点整活

  • 故事办主任fanfan
  • 2023-12-18 18:18:01
#年度电影盘点整活#
《孤注一掷》短评
前几天刷到当当李国庆和某省首富聊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话题。那位首富口气很大,说电影那点产值,2019年最高不过660个亿,还不如一个大企业产值的零头大。
这话有点外行。美国电影雄霸世界很多年,率先拥有国际市场加持,也就不到200亿美元左右,也是不及美国一个大企业产值的零头。
事情不是这么比的。没有电影市场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得多没意思?!人类的生活得多没意思?!电影始终是高端文化审美行业,不可或缺。产出不多,但干活难度极高!如果创作上去了,按照中国的全民观影传统(非市场时代)和当下潜在观影人数而言,小目标1000亿是可以达到的。企业做好了,也能吃撑了。
老实说,中国电影创造经典不容易,创作也分大小年,也赶波。只有创作跟上了,创作者开天眼了,创作过程开挂了,电影市场才更有希望。除了现实生活题材中小成本电影的不断拓展,有才能的编剧不断涌现,讲故事规律深入人心,企业更重视作品传播能量密码以外,我们的确也需要创新作品出现!
《孤注一掷》的戏剧性结构,是有创新成分在内的。我不敢吹牛看一次就完全参透,但我愿意探索一番,在常见的三幕四幕结构之外,体会作品得到市场认可的原因。
首先,电影最大印象就是拼极致。尤其是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接地气的电影,有普信度、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极致两个字是非常管用的。以前接触过电诈题材项目,都是很随意把警方作为主体,把抓捕作为戏剧任务,这么做容易失去和命运带入相关的极致效果。
《孤注一掷》不一样。它具有双重受害者身份视角。选取的男女主角,巧妙推动了电影主体结构的发展,然后在受害人被迫加害角度做文章,达到雪上加霜的否定之否定主体推动线路的极致化,来达到集体带入的效果。很奏效!男女主的逃亡意志,推动了主线结构进展;顾天之的死,浓缩了第二重受害者群体的命运缩影,直接反馈到主线推动和破案进程上来。(无独有偶。《消失的她》是一重受害者视角代偿+演戏诱捕的改编优势。)
有人说,这是一部大型反诈宣传片。很概括!命运带入了,极致了,上亿人次观影,很有说服力,这是最好的口碑,没毛病。
有人会问,你不是一直鼓吹经典电影结构,什么三幕四幕,造就电影高票房。那这部电影,如何解读?好问题!这部电影确实没有三幕四幕经典结构,但并没有妨碍它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
电影从天才码农潘生辞职追求梦想,掉进陷阱,优势人生被命运嘲弄,被迫成为电诈集团一员;第一小段高效完成后,突然嵌入一个小的环形结构,把模特梁安娜被骗入局的情节作为第二小段,然后展开主角逃亡意志线索的进展;在陆秉坤逼迫之下,第二重受害人浓缩视角,直接启动形成第三小段。这些做法,在真人真事海量资料的提炼背景下,使用极致两个字,吊住了观众胃口。
没有三幕四幕结构的爆款电影,是不是我们的独创?不是的!
我的课程里,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讲故事创新模式——“浪涌结构”。很多美国大片,其实经常会使用这样的结构,一个主事件发生,人物被动卷入其中,其秘诀是围绕人物动机,比如这电影的逃亡和报警,是男主在前15分钟就启动了的。然后正反两方,反复较量,包括被迫“加害”也是促使主动机更加强大确定的方式之一,节奏超级紧张,一轮一轮较量,如同海浪一般,一浪接一浪,直到主人公动机实现。
事实证明,这种好莱坞电影人从美剧那里学来的结构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在国产现实题材中小成本电影里,也是适用的。
反派塑造也很重要。陆炳坤和副手塑造,丝丝入扣,符合把所谓的人情味凌驾于他人命运之上的扭曲的犯罪心理,他们的心安理得和所谓的人情味,丝毫不会影响作为反方残暴能量的效能,反而更加具有艺术上的可信度。
反诈题材,不要急于塑造警方形象,不要过度使用警方视角、所谓不得要领的悬疑视角去前千篇一律解构故事,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经验。结果表明,赵东冉的形象塑造,并不弱,警方作用,特别是在宣传警示角度,反而因此被放大,事半功倍 。
在这个角度,也能给同类题材过审,带来积极示范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