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号沉没》...

  • 薄暮冰轮
  • 2024-09-15 12:24:03
昨晚看了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号沉没》,久久不能平静,我平时看的东西太琐碎了,也没时间进行深度思考,所以在电影院坐了两小时,汲取了高质量精神养料,沉浸式思考人生,爱,死亡,战争,意义这些东西之后——我要写repo!

纪录片的导演在东极岛拍电影的时候,听当地人说起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一段几乎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1942年,一艘满载着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船在东海的东极岛附近被美军的潜艇击沉了(来自友军的重拳,十分生草),日军丧心病狂地把战俘船舱封死,机枪扫射逃出来的战俘,战俘跳海里后在九死一生,最后被附近的中国渔民救了。

导演震惊于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一刻他肯定被某种使命感击中了,决定去挖掘它,于是找到当时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人,从他们的视角来讲述它。

所以它不是一个单纯讲事件的纪录片,它当然讲了当时的货船的环境(黑奴看了都摇头),船舱进水怎么泵水24小时求生,整个沉船过程是怎么样的,后来怎么被救的,但它更多的在讲一段追寻的过程:怎么在英国登报寻找幸存者,找到了最后两个还活着的英军亲历者,找到了大量英军战俘的后人,从他们的视角来讲这艘船上的战士是什么样的人。

里面有好几个故事都很感人,我记得印象比较深刻的:

相框的故事。一个英军在被俘期间,收到了妻子寄给他的照片,照片被日军烧了,他非常愤怒把烧得只剩下妻子头像的照片抢了回来,因此挨了一顿毒打,他想把残存的照片保存下来,于是伙同战友偷袭了一个日军看守,把他的墨镜偷了,把镜片打磨成了相框。后来他在船难中活了下来,带着这个相框回到了英国,这个故事是他的后人拿着相框讲的。

写给母亲的信。一个英军驻守香港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香港姑娘,于是给他的母亲写了一封信,附上了照片,信里说他非常爱这个女孩,想和她结婚,婚礼定在圣诞节那天。但也就是圣诞节那天,日军攻打香港,英军投降了,不知道这婚结成了没,反正后来他被押上了里斯本丸号,没活下来。多年后那个香港姑娘给他在英国的亲人写信,说自己现在生活在厦门,过得挺好的,他们当时真的结了婚。英国的亲友劝她作为遗孀申请一下抚恤金,她没要,把这笔钱留给了他亲人。

给五岁弟弟的信。其中一个死者生前给家人写信,写给比自己小了十七岁的弟弟。信里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到故乡,恳求弟弟照顾好母亲,弟弟当时只有五岁,要很多年后他才能明白自己哥哥的意思,但这封信被保留了下来。

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上尉,自己已经逃出船舱了,又爬回去鼓励伤者,指挥现场,当时船已经快沉了,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特别悲伤的一段,是有个幸存者记录,自己当时看到了战友漂在海上,快不行了,拉着他的手交代遗言,说:你认识我妻子某某,她住在某地,告诉她,我已经竭尽全力,想回到她身边。

人总说自己想要钱,但在绝望的困境面前,想起的总是自己爱的人,而死亡面前,遗言也总是在表达爱。这也是人复杂的地方。

整个纪录片其实没有刻意煽情,它拍得很克制,但它给我一段寻梦环游记的感觉:不要忘记,只要你还记得,那个人就还存在于这个世间,只有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我比较震惊的是,这年头还有人愿意拍这种一看就周期很长不好拍而且赔定了的纪录片。在简单和困难的事情之间,选择做困难的事,这很了不起。在赚钱和不赚钱的事之间,选择做不赚钱的事,也很了不起。做既困难又不赚钱的事,我只能说:牛逼。将一段尘封的历史以影像的方式留存下来,牛逼。

推荐首页的人都去看看,特别好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