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朋友圈零差评的...

  • 三蝶纪
  • 2024-09-17 01:13:56
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朋友圈零差评的《里斯本丸沉没》,看完才发现这是一部太伟大太伟大的纪录片,导演方励能做成这一件事属实令人敬佩。无数次感慨文字、纸笔、留声机、照相机、摄像机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多亏有这些工具记录物证,历史才能被精确还原。以下包含部分剧透,介意慎点。

一开头就看到了醒目的大字:“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不禁令人好奇,完全基于事实的判定从何而来。等到故事逐渐展开,一个一个讲述者、物件、数据、动画出现,直至最后长长的名单,才明白这行字的意义和要为这行字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我和片中的诸多路人一样,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什么是“里斯本丸”,这是一段没人打捞就会沉没的黑暗历史。看到里面受访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禁让人感叹拍这个片也是与时间赛跑,再晚一点,更多的细节就无法打捞了。

里斯本丸帮我们回忆了历史书上记录的那些历史: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8日,日军进入香港;25日,香港沦陷。接下来的历史是我们不熟悉的:1942年9月25日,1816名英军战俘被送上日军征用的改装货轮“里斯本丸”;10月1日里斯本丸在舟山海域被美军的鱼雷击中;10月2日,里斯本丸沉没,死亡800多人。

里斯本丸的沉没并不像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一样简单直接,这艘船的几千乘客关系复杂:日军是统治者、征服者,几千战俘是被奴役压迫的对象,战俘里也有领导、有不同等级、分工、技能的士兵。战俘在船上被挤压在三个船舱,受到了非人的虐待。这些战俘大多是二十出头、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在旧照片里看起来尤其动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里斯本丸被击中后发生的事一部分是通过里斯本丸战俘的幸存者及其后代讲述的,还有一部分是历史档案记录、媒体采访、信件……这些耄耋之年的讲述者无一不背负着战争的伤痛,尽管很多人那时还是个孩子,提到父辈的记忆和经历依然无法控制地流泪。在家庭中,那些年轻的战俘是丈夫、是儿子,是父亲、是兄长……关于他们的细节散落在亲友的记忆里扎根。如果有选择,也许谁也不愿远离家乡踏上战场,踏上一条不归路。

随着人证物证将真相一点点拼凑出来,作为观众才真正明白这艘被击沉的船上发生了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日军的所作所为完完全全展露了人性之恶。与之相对的是战俘之间的互助、中国渔民冒死搭救素不相识的战俘,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在生死攸关的场合,这种善恶的对比显得无比强烈。幸存者的讲述,令人强烈感受到苦难是如何一层一层交叠,活下去要冲破多少层关卡和意外才能实现。

纪录片让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ptsd,这种影响久久不能散去,也不可能消失。我想如果亲历过里斯本丸上发生的一切,很难不回忆,很难不日常从噩梦中惊醒。里面少有的还活着的幸存者说他不要活在过去,他要活在未来。在最后,我看到他活了100岁,可惜他没有看到电影的上映,所幸他的余生不必再亲历战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