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成方鼎方唇、折口、宽沿...

  • 猫星乾坤
  • 2024-09-18 14:42:06
后母成方鼎方唇、折口、宽沿,双半环形立耳位于口沿上,其中一耳为后配。长方形腹,腹壁近直,下接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首尾相连之半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耳内侧为素面无纹。腹壁上下正中以短棱为分界,左右装饰张口对视夔纹,其后上部接半个牛角兽面纹,下部接半个下卷角兽面纹,四隅转角处有长扉棱,巧妙地作为上、下半个兽面纹的鼻部;腹壁左右各饰一对称夔纹。足跟装饰兽面纹,鼻部以扉棱代替,整体作浮雕形式,下接三圈凸弦纹。整体纹饰运用轴对称原理,使得鼎体上下左右纹样协调均衡,以实现庄严凝肃的视觉效果。
根据1991年后母戊鼎X射线检测结果,并结合治铸史专家历年的研究,宋淑梯认为:模和范均须干燥、烘焙;块范组装时为保持壁厚均匀,使用了垫片;块范在地坑内组合;安阳殷墟曾出土可熔铜200kg的熔铜坩埚,按此计算,共需6只熔铜坩埚同时熔铜1200 kg,方可连续不断注满后母戊鼎和浇注通道;倒置浇注,浇道为四足中的一足,另三足为排气通道;足部与器腹的一侧均经补铸;鼎耳后铸。后母戊鼎其铸造大致经过“制模一制范一装配型范一熔铜、浇注一补铸一铸耳”等工艺流程。
商代晚期,在无起重吊装设备、无大型焙烧炉、无大型熔铜炉和大型浇注设备的条件下,铸师必须有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生产组织严密,方可实施这项技术难度极高的重大铸造工程。
后母戊方鼎出土保存过程十分曲折艰辛,1939年武官村农民吴培文在田野掘地时发现,因体积庞大,为防日军抢夺,重埋地下,以躲避劫难。途中经历古董商人高价收买并要求分解,以利转运,乡民在砸锯方鼎的过程中,感念大鼎铸成不易,遂放弃售卖,重埋地底。其间日军数次搜索,方鼎历经三次转移埋藏,1946年重新出土,转运至南京,先保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调拨至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至今。#遇见艺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