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史话 「晋西南三千年」...

  • 雍州节度使
  • 2024-09-18 17:50:15
#雍州史话# 「晋西南三千年」:从陶唐氏到御龙氏,从豕韦氏到唐杜氏,从唐国到晋国

在四五千年前的五帝时代,山西南部曾经有一个陶唐氏部落,这可能是一个善于烧造陶器的部族,核心区域位于唐地,因此以“陶唐”为氏族名称。今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有可能就是陶唐氏部落的中心聚落。

陶唐氏部落的首领曾在五帝时代,继有熊氏(黄帝)、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之后,成为炎黄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后世遂把陶唐氏人格化为五帝之一的帝尧(“陶”古读为尧),又称为唐尧。

陶唐氏衰落后,有虞氏取而代兴,其首领称为帝舜。此时从陶唐氏中分化出一支部落,其首领董父是飂叔安的后裔,被帝舜封以田土,赐以飂姓(即刘姓),其部落称为豢龙氏,至夏代孔甲在位时衰落。

飂叔安的另一支子孙刘累仕于夏王孔甲,称御龙氏,其后裔成为春秋时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国语·晋语》记载,范宣子(范昔匄)对鲁国大夫叔孙穆子追述自己的远祖时说:“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周卑,晋继之,为范氏。”

也就是说,在夏商两代的一千年里,陶唐氏部落主体依然居于晋南一带,其分支部落有豢龙氏、御龙氏、豕韦氏,其国名大致一直称作唐国。《山西通志·金石记》著录了一件“唐子爵”,其铭文为“唐子且(祖)乙”,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考证其为“商世唐君之器也”。

《诗经·周颂》说武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这里的“刘”即指刘姓陶唐氏后裔,可见唐国曾在周灭商时站在殷商这一边,但被周武王打败。

武王克商后建立西周王朝,周人的统治模式是分封姬姓宗亲与功臣为诸侯,让他们率领部分周人到所封之地取代当地原有的部落首领,融合当地的土著族群,建立新的国家,或者分封到当地势力附近以遏制其发展。唐国作为自帝尧以来一直盘踞在汾水下游的古老部族,在周初可能仍然保留其土著势力。

为了监视商人残余势力,武王分封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于殷都附近,武王死后,王室内部因争夺权力而矛盾尖锐,商纣之子武庚趁机联合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发动叛乱,是为“三监之乱”。包括古唐国在内,中原地区的许多诸侯尤其是土著势力都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后平息了叛乱。

战后,古唐国势力迁于关中地区的杜地,史称唐杜氏,成为周王室再丰镐附近的附庸。西周后期,唐杜氏首领杜伯被周宣王所杀,其子隰叔逃至晋国为大夫,成为后来晋国贵族“六卿家”之一范氏的始祖。

随着古唐国贵族势力被迁至关中,周成王将自己的同母弟叔虞分封到原唐国故地为君,仍以“唐”为国号,史称唐叔虞。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将其国号改为“晋”。关于唐改国号为晋的原因,《汉书·地理志》说:“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班固认为晋水在太原附近,顾炎武认为在翼城附近。

然而“晋”字本身就是一个寓意美好的古字,其在殷商卜辞中就已经出现了,其在造字之初意为从器中取物献于神明,因此有进献、上升之意。《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亩同穗,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禾,嘉天子命,作嘉禾。”

燮父继位为唐侯后,或许出于纪念先君唐叔虞向天子进献嘉禾的荣宠,也为了彰显吉祥的寓意,而将其国号唐国改称为晋国,这一国号一直延用了六百年左右,直至公元前5世纪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