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叔带你读论文:短视频环境下的网络舆论有哪些新特点?

  • 传播学考研就找瓦洛佳
  • 2024-09-20 21:34:15
新传考研 【瓦叔带你读论文:短视频环境下的网络舆论有哪些新特点?】不知不觉,唐山打人案已经过去两年了,两年前,这个案子激发了全民公愤,也真正标志中国网络舆论已经从文字到了视频时代。所以,现在研究网络舆论,脱离视频,真的不行!来读读这篇汤天甜的《网络舆论的短视频转向:演变成因、情绪博弈与风险自净》!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短视频舆论的生成提供了技术前提,人人皆可拍摄并发布短视频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见,“有视频有真相”的视觉表达以及极具感染力的情感动员扩大了舆论的传播力,快速推动着舆论的发酵。

(一)数字技术赋能:多元化的影像表达。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短视频作为冲击公众视听感官的刺激性影像流,促成了舆论信息的新表达。比起枯燥的文字,用户更乐于通过拍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视频来分享心情、表达观点。可以说,影像化的传播增强了信息的实时性和真实性。个体意见以原子的形式迅速吸引、聚合与分裂多方意见,整合出社会实践经验与公众虚拟想象相融合的舆论表征,让短视频场域逐渐成为一个畅所欲言的“互动广场”。

(二)有图有真相:在场化的视觉诉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转向,影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前所未有的趋势蔓延,占据了人们接收信息总量的很大比例。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逐渐由读文向看视频转变,大众的视觉经验也实现了从“不可见”到“可见”再到“体验”的延伸。在场化的视觉体验与“眼见为实”的现实拷贝改变着大众的信息接收方式。为了适应新的阅读习惯,媒体信息的传播更趋于短视频化,以此满足大众的多维感官诉求。

短视频作为众多“自媒体”传播手段中的一种,打破了传统媒体“静态图文”和“长视频”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图、文、声、像有效且合理地融合到一起,实现了感官信息的大规模传送,为观看者营造出更为具象化与立体化的感觉。越来越多的元素诸如滤镜、字幕等出现在人类视野中,契合了人们对于影视多元化以及沉浸式感官体验的诉求,一种能够与网络媒介特点有效契合的新的叙事方式开始不断成型。

(三)从理性到感性:影像化叙事的情感动员。

在以情感动员为主要信息生产驱动力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短视频凭借其刺激性、形象化的视觉体验,提升了信息的感染力与传播力,能够快速让受众群体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群体内部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与打赏等社交方式,在视觉化表达中逐渐达成普遍的价值共振,缓解公众间因社交身份、圈层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情感冷漠,激发普遍的情感共鸣。

二、短视频舆论传播中的情绪博弈
当下的视觉文本越来越多地被媒体、公众作为意见表达素材加以编排,且在持续的话语解读与再传播过程中达成了意义符码的普遍性共识。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意义协调的过程同样伴随着复杂情绪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异化与放大,元影像不断吸附传播者的认知情绪,形成叠加式的情绪环路,将公众的情感最大范围地混合与杂糅,达成了信息交换与情绪内化的结果。

(一)信息对冲下的认知形塑。在舆论短视频化、社交化转向的过程中,风险事件经过媒介的曝光,实现了“零时差”传递,公众意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聚,并持续刺激着交互对象。处在信息不断迭代的媒介环境中,公众的认知也不断更迭与交替,同一时间点信息含量的不同作用于公众的感知器官,在大脑的表层形成一种“内容”,达成了认知的循环衍生。与此同时,平台潜在的推送机制也会强化某一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扩散范围,信息的聚合与集散一触即发。当单一舆论信息扩散占据了主导地位时,这种立场观点会迅速成为建构社会态度的主要力量,瞬间引发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共鸣激发下的情绪生产。当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会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与之交互的其他人。他者感受到这种情绪特征,会产生自身神经系统的反应,体验并形成与之类似的情绪。当然,情绪感染不仅存在于个体与个体的交互中,而且存在于大规模的群体互动中对于舆论主体而言,其舆论态度中情绪效价的上升往往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本体的表达欲望驱动,即通过直观的视觉符号扩散自我的观点,在持续的自我论证与他者说服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效价;其次是与其他主体交换意见,允许他人加入短视频舆论的转发与改编阵营,从而向与自己立场或观点一致的他者获得情感潜力,实现数字情感传染的目的;最后是引领意见群体的情感,情感圈层群体通常对外部群体表现出强烈的反感甚至厌恶,并通过分享对其他群体的负面情绪以强化本体的情感立场,这一不加辨别的情感宣泄过程加速了短视频舆论极化运动的到来。

(三)二次转发下的行为生成。当前热点事件的舆论在网上酝酿、扩散、爆发的时间越来越快周期也日渐缩短,由二次转发带来的“二次议题”形成更加迅速,存在明显的“蝴蝶效应”。公众通过短视频平台对议题进行转发与再创造,构建了多层次多面向的舆论现状。在短视频舆论的生发中,影像在真实复现舆论事件所处的时空情境的基础之上,叠加了公众基于事件发展与流变,运用戏谑、讽刺、挪用、夸张、暗示、映射、变形等多种修辞方式,对事件进行再创作。人们常以一种“戏谑与狂欢”的呈现方式对主流媒体以及传统的叙述方式进行颠覆,通过幽默的手段激起其他网民的创作热情,进而使其发酵成为短视频传播的一场狂欢。

三、短视频舆论传播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舆论传播的刺点式聚焦。当前的短视频平台多采用协同过滤算法进行内容分发,基于用户画像和反馈不断调整推荐内容,然而,除非用户主动搜索相关内容,否则其行为仍多处于一种偶发的、无目的的状态。正是这种偶发状态,往往给予用户不经意间的感官“刺激”,如突发爆点内容的思维冲击、暴力对抗画面的视觉呈现、音效的听觉加持等,吸引用户的眼球并产生视觉冲击力。首先,作为新兴的影像传播样态,短视频采用了快速剪辑、动态画面、鲜明的色彩和特效等视觉手法,这种快速满足感刺激了用户的大脑,使其产生了一种追求更多刺激的欲望。用户通过不断观看短视频来维持这种满足感,从而逐渐陷入沉迷。其次,短视频注重内容的情感表达,通过短暂的剧情、动人的音乐和声音效果等方式,触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加深对短视频的情感依赖和沉浸感。再次,短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社交互动和信息获取途径,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往往会被个人喜好以及社交群体的关注热点所驱动,从而更易陷入个人主观体验的感官世界。传统的影像系统往往通过提供有意义的情节和深度的情感表达来引导受众与影像内容建立共鸣和认同,从而形成稳定的认同装置。然而,短视频平台的情动传播却倾向于追求即时性、碎片化和情感刺激,通过奇观化事件的主导,以及大量感官刺激的提供,激发受众身体的感触,使用户陷入流动的、原始的、无意识的情动状态,削弱了对影像内容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导致影像认同的破碎和流动性。

(二)次生舆情的围观化移焦。互联网时代,每一场舆情事件的爆发都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情绪既是私人化的,也是社会化的,会随着媒体的内容呈现而产生波动,符合公众认知期待的内容对情绪具有缓和作用,但不符合情绪的内容则容易产生负向的“扩音效应”,即次生舆情的围观化移焦。。作为群体传播中的优势话语者,意见领袖借助短视频剖析事件、输出观点、汇聚舆论,为公众个体意见立场的确立提供参考。然而在此过程中,部分意见领袖会故意夸大次要信息、淡化事件实质,甚至捏造虚假信息来操纵公众关注焦点,使舆论聚焦于个人或特定议题,从而提升其在舆论场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容易误导公众对事件的理解,还可能导致舆论场的混乱和失序,“导致社会的极度恐慌和过度反应

(三)影像文本的“点火”性失焦。不同于传统舆论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路径,短视频舆情传播呈现出非线性的散播状态,即从分散到聚合的流动性信息集合。一般而言,直观、便捷的短视频往往比语言文字更易激发群体性的公众情绪,但当视觉刺激过强时,受众对视觉形象的“修辞敏感性”会逐渐降低,一旦被带动情绪极化,便易失去自我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海量视觉文本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公众认知的惰性思维,导致信息辨别与舆论批评能力不断丧失。在此背景下,舆论场域中支配性心理机制的作用愈加明显,个体愈加依赖于群体化的意见平台,其意志被群体决策所稀释,呈现非理性舆情声势盖过多元化意见阐释的风险局面。人们迷失在短视频所构建的虚拟幻象中,逐渐失去了对事件本质的独立思考,围绕公共议题的舆论意见也随之被稀释和分化。

(四)“二创—裂变”传播下的情绪扩散。短视频化的短视频米姆式传播赋予了公众使用影像与表达意见的权利,草根网民通过参与式创造并大量传播某类短视频米姆(Meme),形成一种视觉“反权力”,进而塑造、强化并放大舆论。“参与文化时代”的生产不再是单纯复制,而是对能表达自我的米姆进行“继承”与二次创作,以完成一场自我建构的“狂欢式表演”。作为数字文化的棱镜,米姆具有一系列内容单位、语言、信念、行为方式传递等特征,而影像力量在崛起的同时深刻影响着公众意见表达的形式。为达成舆论主体间的普遍共识,公众通过拍摄、拼贴、转发、点赞等一系列影像行为,将个体化的情绪观点传播至广泛的公共空间,以更快的形式散播在公众的“观看”界面,借助对现实社会的复制再创作实现自我态度与情感的表达。基于社交媒体开放式的公共环境与低门槛的传播平台,发布者只需要在上传视频时对其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公众便可获得较为完整的事件认知。在此过程中,舆论事件的相关影像符码进一步刺激了公众的视觉敏感,以“刺点”的方式引发公众注意,形成米姆效应,加速事件的发酵与扩散,进而为影像舆论的自净提供空间与路径。
【超话】新传考研

【超话】新传考研

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