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有人提出那封信是造假...

  • 少述派
  • 2024-09-21 12:26:28
昨天就有人提出那封信是造假,看到很多人附和,我聊聊我的意见。

有造假的可能,但是循迹,我个人更偏向是父亲所写。

我曾经科普过如何检验截图造假的技巧,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联网对话,稍微长一点,几乎不可能工整的有来有往。经常会你说的一句,对方在很后面再回你。也就是不可能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谈,更符合逻辑的是对话穿插。

这就是造假很容易犯的问题。

摆拍也是,摆拍者因为是上帝视角(剧本)思维,观众一旦也代入上帝视角思维,就很容易被骗,但是你代入当事人视角,百分之95的摆拍都可以识破。

说回信,细节觉得真伪的大概率。

首先是称呼,像确凿的人名,是有迹可循的,所以真的要造假,会选耳熟能详的名字,而不是完全陌生的两个人名。造假的心理一定是依托认知习惯,即便是造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往往也有刻意感。

第一段其他文字都没有绝对佐证真实的逻辑,但是那句“关于领事馆和公司的评论,您可以自行决定”,造假是不会写进去的。因为读者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事,正常的逻辑,一个人造假,一定要写所有人都有共鸣的事。比如类似写:“这几天舆论颇不为不平”。

恰恰是一句读者听不懂全貌的话,反而是因为,这封信本身就是写给懂这句话的人听的。

关于回忆孩子的细节,这里一定清楚一个逻辑。造假都是概念化的,都是形容词,虚态表达。不会涉及细节的提及一个孩子喜欢“昆虫”和“爬行动物”,不会聊及他的“犹豫不决”,不会有很生活化的阐述“迷上刚开始的篮球运动”。

信越生活,说明这就是生活,反之,剧本,编写,总有一种高于生活的戏剧感。

很多人说这封信写得太冷静,不应该。恰恰是因为冷静,才真实,甚至这种冷静和所谓的国籍无关。一个合理修养的人,甚至一个真正能感受悲伤的人,在悲伤初期,反而是最不悲伤的。这种疼痛就好像剧痛的身体注射了麻药,人的应激保护,会在这个时刻,让你觉得不真实,孩子并没有离开,一切都是玩笑。

五年后,十年后,甚至更久以后,那种疼痛才会在某次看到别的孩子玩昆虫,别的孩子打篮球时才会彻底决堤。

越文明,越有修养的人,在现实极致的疼痛面前,反而越冷静,甚至不知所措,没有情绪,失去感知,毫无歇斯底里。

直到突然有一天,才会倾泄。

因为互联网太多造假的事件,对这封信怀疑,倒也并不是对父亲的不尊重。我写个帖子,也并非说这封信百分百就是鉴定为真,但是以心理学,逻辑推理等等验证,我是偏向这是一封真信。

而且,这封信,充满隐忍,“困惑”,“悔恨”,以及自己都不自知的更大的悲伤。

它是文明和阴暗最好的对比。

发表评论